7月15日,在南京一辆公交车上,一位老人突发疾病昏迷,司机担心要负责任拒绝送医,坐等120来处理,尽管有好心市民帮助抢救,但待急救车赶到时老人已离世。要安全出行,再怎么细心都不为过,怎么做才能尽可能避免发生意外,我们特别整理了一套安全乘车“六步走”的锦囊。
出门前 看完天气先解手 1.了解天气状况,尽量不要在雷电、大风等特殊天气出门,出行最好有人陪同。 2.自备一些常用的急救药品,如硝酸甘油、速效救心丸、藿香正气水、清凉油等。 3.先上趟厕所,以防路上长时间憋尿发生意外。 更重要的:自制一张小卡片,上面注明姓名、家人电话、地址。如果有既往病史,还做些简单注释,注明过敏药物等,放在易于找到的地方。若遇突发病,这可能成为“救命卡片”。 候车时 多走几步活动关节 1.候车时,可做一些热身运动,比如活动手腕、脚腕、扭扭腰,使肌肉与关节活动开。 2.尽可能避开高峰时段,必须出行时,也请避开“热线”,选择步行一两站地,既能免除挤车之苦,又活动了身体。 3.可选择乘坐相反方向的同线路车至终点站乘坐。 更重要的:看到车辆进站时,千万不要追赶公交车,以免摔倒。 上车时 不挤人流抓牢扶手 1.问清楚驾驶员该车是否是您要乘坐的线路和去往的方向。 2.不要夹在簇拥人群的前方拥挤上车,以免被推倒或挤伤。 更重要的:抓牢门前扶手,身体重心前移,看清脚下台阶。 上车后 少坐后排勤换坐姿 1.抓牢扶手先站一小会,等车辆平稳起步后再找座。如没有空位,可以礼貌地向别人问座,或告知驾驶员寻求帮助。 2.如果习惯站立,最好面向车头方向或车窗两侧,抓牢扶手。坐双层车时,尽量不要上楼。 更重要的:老幼病残孕专座相对更加安全,后排座位颠簸感更明显,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人易受伤。车上不要打盹,尤其是颈椎病患者,打盹时遇急刹车很容易导致急性颈椎损伤。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最好不要长时间乘坐公交车,可隔一段时间起身站一会,如果空间不允许,那就勤换坐姿,以助血液回流。特别是在空调车里,如长时在相对密闭的车厢内,容易出现头昏脑涨的情况,不然起身下车时可能晕厥。 到站时 提前告知做好准备 1.提前告知驾驶员有人下车,避免因急刹车而碰伤、摔倒。 2.对站名或目的地不清楚时,可向驾驶员寻求帮助给予提醒,以免坐过站。 下车时 车辆停稳再起身 1.待车辆靠站停稳后再起身离开座位。 2.抓牢扶手,小心脚下的台阶。 3.看清车门外是否有过往车辆再下车,以免被刮倒。
|
Powered by Discuz!